正在加载...
分页: 167/186 第一页 上页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

网站优化七步曲

[ 2008/07/07 10:03 | by selboo ]
第一步:关键词分析
分析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筛选出最合适您网站的热门关键词. 那么到底如何来确定关键词呢?这里涉及到三点:

1.关键词的相关性和密度。
2.关键词的搜索频率。
3.关键词的竞争对手。

第二部:网站诊断
100多项指标,对网站进行系统诊断,找出问题所在.
1.看域名Whois信息
2.检查网站DNS设置是否正确.某些服务器技术问题可能会影响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抓取。
3.检查收录情况
在Google,雅虎,百度检查网页收录情况,是否有大量补充材料。再看看描述标签(title的技巧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701/91554.shtml),关键词标签是否有堆积的倾向?

第三部:网站优化
根据诊断结果,对网站进行整体SEO优化. 网站优化重要的几个方面:1.站点结构分析,拥有一个好的网站结构,将会给浏览者很大的益处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2.HTML/CSS语法的正确性  3链接正确性检查   4网站信息导航优化  5站点交互性


第四部:网站登录
向国内外各大搜索引擎,地址目录提交您的网站. 以下是登录几个重要搜索引擎的网站登录入口地址:

百度:http://www.baidu.com/search/url_submit.html
Google:http://www.google.com/intl/zh-CN/add_url.html
中国雅虎:http://search.help.cn.yahoo.com/h4_4.html
微软Live&Msn:http://search.msn.com.cn/docs/submit.aspx
网易-有道:http://tellbot.yodao.com/report

第五部:反向链接
为您的网站导入大量优质的外部链接.
1.反向链接的锚文字(链接文字)应该多样化
2.链接应该来自相关网页大家可以到www.zzylfc.com去看一下。这个他还是作的比较好,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3.链接在网页不同的位置

第六部:搜索排名优化
采取专业SEO优化策略,提高您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排名.
1.关键词:最好的关键词是那些没有被广泛滥用而又很多人搜索的词。
2.关键字选择
3.关于搜索引擎对域名或网站title的字母或中文笔划的排列,总体上数字比字母靠前,yahoo.cn是按拼音顺序来排列的,
4.关键词写法:
5.关键词密度(Keyword Density),一般在1%到7%较为合适;

第七步:搜索排名维护
根据搜索排名算法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维护您网站的排名.
1:给自己网站一个正确的定位,
2选择一个跟自己网站定位符合的域名也很重要,选择域名要注意尽量简化,不要用很长的域名(有特定含义除外,)
3:选择一个好的空间商
4.选择一个好的程序源码,我建议大家不要用网上搜索



文章来自: 站长网(www.admin5.com) 详文参考: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705/92510.shtml
Tags:
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
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
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
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补充资料:
大脑就是你自己的智囊。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是管人的右边的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边的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
人的左右半脑是不平衡发展的,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人是左脑发达(其中大约一半的人比较均衡一些)。全球有10%的人是左撇子,即右脑比较发达。而左右脑的发育程度不同,隐含了你的很多特质和天赋的秘密:
理解数学和语言的脑细胞集中在左半球;发挥情感、欣赏艺术的脑细胞集中在右半球。
右半脑发达的人在知觉和想像力方面有可能更强一些;而且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在各种动作上相对更敏捷一些。
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创造性思维。右脑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
左脑的记忆回路是低速记忆,而右脑的是高速记忆,左脑记忆是一种“劣根记忆”,右脑记忆则让人惊叹,它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处理简单的语言问题时人们左脑相对活跃;左脑发达的人处理事情比较有逻辑、条理。
左脑发达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善于判断各种关系和因果。
左脑发达善于统计,方向感强。
左脑发达善于组织。
左脑发达善于做技术类、抽象的工作(如电脑编程)。
男性是根据右脑和左脑各自不同的分工来使用大脑的;相比之下,女性却可以同时使用左脑和右脑。
男性和女性大脑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大脑皮层的构造不同。女性大脑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发达,她们细致、敏感,能够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对方的心理,直觉也很灵敏。从构造上看,女性左右脑的脑梁部分粗于男性,因此左右脑可以顺利地同时使用。
多数男性方向感天生就比女性强。
男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远逊于女性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人肉搜索 很强,也很暴力

[ 2008/07/02 14:44 | by selboo ]


“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最近,这种网络上的“人肉搜索” 将互联网搅动得风生水起。这种搜索方式,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群体性搜索,现实生活中的知情网友便将搜索对象的一切在网上罗列出来。

从大学生卖身救母事件,网络虐猫事件,到火爆的“铜须门”网络丑闻,“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再到上月的辽宁女视频辱骂四川地震事件,“人肉搜索”时刻显示着网民互动战争的浩瀚、壮阔,如此强大的人海战术威力不禁让人折服。

人们在惊叹“人肉搜索”强大威力的同时,也对它的存在表示了忧虑。据中国青年报昨日报道,一名在校大三女生,“在不对头的时间,在网上说了不对头的话”,引来网民纷纷指责“没人性”,人肉搜索公布其个人资料,致其被迫休学。

典型事件

2001年

人肉搜索诞生

早期的人肉搜索,网友通过悬赏“社区币”公开求助。2001年,有网民在猫扑网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立时就有明眼人指出,此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被人称为“人肉搜索”的互联网搜索行动诞生了。

2006年

女子踩猫事件

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们愤怒并启动 “人肉搜索”,发现虐猫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虐猫女子是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当地政府和警方介入调查,王最终被解职。

2007年

死亡博客事件

12月29日,北京女白领姜岩跳楼身亡。她生前写下的、后来广为人知的“死亡博客”中,将原因归咎为丈夫王菲的不忠,并贴出了丈夫和第三者的照片。网友展开“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公诸网络。王菲在网上被通缉、追杀,并不断收到恐吓邮件;其工作单位也因被骚扰将王菲辞退。

2008年

天价理发事件

3月29日,两名女大学生在郑州保罗国际店里剪发后,被要价1.2万元。新闻在网络上发布后,网友启动“人肉搜索”,公布出保罗国际的注册信息、固定电话和手机号码以及汽车牌照等,进而发展为到店门口聚集并打出标语等。随后,保罗国际被郑州有关部门查处。

网友观点

维护道德秩序

娱乐化的暴力侵犯个人隐私

大河网网友:一个人没办法,一群人还是有办法的。人肉搜索充分发动了人际网络的力量,将互联网“互助、分享”的精神发扬光大,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

福建网友:支持人肉搜索!这样的方式能给更多出头的“坏鸟”有效打击,可以解决法律和道德都解决不了的事。

中新网网友:当法律不方便时,人肉搜索是最好的道德武器,有助于提高社会公德,维护操守;同时各地网友联动,全社会监督,使道德谴责可视。

娱乐化的暴力

浙江网友:人肉搜索容易失控,弊大于利。

福建厦门网友:人肉搜索的参与者在黑暗社会是正义使者,在法制社会是网络暴民。

新华网网友:坦率地说,对这种“很恐怖、很暴力”的搜索引擎,不论它是多么的强大,我都不喜欢。我认为这是搜索引擎的异化,走到了它的对立面。我坚信“邪不压正”。

大河网网友:网民讨伐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伤害到无辜的人就过分了。以暴制暴,只是打着正义的幌子来发泄讨伐者个人情绪的不理智行为,当自己的讨伐起作用时,所获得的满足感又加剧了同类事件的发生。我认为人肉搜索不值得提倡。

侵犯个人隐私

搜狐苏州网友:所谓的“人肉搜索”就是一种违法行为,一个负责任的、有法律意识的网站都不应该支持这种行为的。

大河网网友:人肉搜索经常和个人隐私相关,也非常容易触犯法律并引发道德问题。所以,在互联网上不应该轻易地公布他人的隐私,这很有可能对他人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同时也会使自己陷入法律困境。

天津网友:我觉得人肉搜索还是挺可怕的。如果对方违法,网上通缉一下还可以理解,可很多都只是道德方面的问题,我们没有资格充当“道德卫士”去侵犯人家的隐私。举着道德的大旗去做干扰别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编后

人肉搜索引擎是一场充分发动群众互联网的革命,使团结互助美德发扬光大。每天它都在默默地为网友排忧解难回答问题,无形中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潜移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工具,所有群体性活动一样,人肉搜索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违背社会的公序良俗和道德规范。如果超越法律界限,就容易越界为 “网络暴力”。因此,使用“人肉搜索”应注意“度”。(文/中国教育在线)
Tags:

vbs脚本,实现QQ自动登入

[ 2008/07/02 09:42 | by selboo ]

现看下脚本的内容吧!很容易理解的

Dim WshShell, QQPath, QQselect
QQPath="C:\Progra~1\Tencent\QQ\qq.exe" 'QQ所在路径
Set WshShell=WScript.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WshShell.Run QQPath
WScript.Sleep 2000
WshShell.AppActivate "QQ用户登录"
WshShell.SendKeys "123456" 'QQ号码
WScript.Sleep 200
WshShell.SendKeys "{TAB}"
WshShell.SendKeys "654321" 'QQ密码
WScript.Sleep 200
WshShell.SendKeys "{ENTER}"


保存为 *.vbs 直接运行就可登入

修改相应的位置就可以自动登入,可以有效的防止,键盘记录木马
Tags: ,

写程序和聊天

[ 2008/07/02 09:36 | by selboo ]
转自:"迎风" 博客 http://cuiyingfeng.blog.51cto.com/43841/84045

      写程序的时候可以聊qq,上msn吗?一会儿写写代码,一会儿又不时地点开qq或者msn,漫无目的地和朋友们胡侃瞎聊,这种环境下写的代码能用吗?好用吗?老是这种状态,程序什么时候能写完啊?
    
      一般来说程序员工作需要良好的状态,如果写代码投入的是整块时间,而且又能做到心无旁骛,不仅效率会提升,而且代码质量也高。据说很多项目就因为这个原因,在设计和编码期搞封闭式开发,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程序员在封闭开发期间,原则上是不得和外界联系的,不能电话,没有网络。沟通交流的只有那么几个固定的同事。在这样的状态下,程序员因为没有什么干扰,基本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确实能够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因此,就很有一些管理者以这个为例,禁止企业内的程序员利用上班时间聊qq,上msn,打私人电话,尽可能地要求程序员多干活少交流,以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

    但封闭式开发并不是一个项目建设的常态,那是特殊的项目在特殊的时间组织了一批特殊的员工执行了一次特殊的任务。项目特殊,是指其需求很固定不需要什么变化;时间特殊是指这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设计和编码期,不能提前不能拖后搞;员工特殊,是指员工自身环境比较简单,很容易协调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或者比较有野心,期望获得更大的利益,也或者他本人对企业或者公司很热爱,能够做到为大我牺牲小我;任务特殊很简单,就是工作只是单纯的设计和编码,不需要应付客户,不需要招架测试,实现的就是那个东西,做完了就OK。这四个特殊注定了这个经验不适合于这些坐在公司工作的普通程序员,如果让这些人在上班的时候不要和外边的人联系,那么效果也许适得其反。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关系存在,程序员也是人,他一定有和别人沟通的需要。

        第二:不受干扰的状态最适合开发新产品或者逻辑性很强的算法,对于现在企业一般的信息化系统来说,程序员基本上都是在重复性劳动,对他来说单调且无聊,给别人吧,人家还干不了。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发发牢骚,漫无边际的聊天给了他舒缓。

         第三:禁止了聊天工具也禁止了打电话却根本不可能禁止程序员偷偷发短信与外界联系,他发短信又怕被领导发现不得不观察形势,小心应付,反而浪费了更多心力。如果通过qq和msn发送,基本上也就是不到几分钟的时间。

        第四:目前,qq和msn基本上已经成了IT一族的必备通信工具,程序员自然也不能例外,一旦禁止使用,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程序员的积极主动性将很难被发挥出来。

        第五:显然,在ctrl+c和ctrl+v盛行的年代,在程序员的作品里已经很难找到由他本人独立完成的整块代码,基本上是众人的智慧,qq和msn提供了颇为便利的的技术交流通道,资料文档甚至是源代码都可以从这里获得。禁止了qq和msn,你仅仅是雇佣了一个个独立的程序员,将qq和msn开发,你将获得一个沟通更为顺畅的开发团队,甚至可能获得全球最廉价且最专业的技术支持。

        当然,讲这些并不是说程序员如果在公司上班,就一定要开着qq和msn才能把工作做好,能不能开,是否需要,这还要结合公司的具体环境和程序员自身特点来看。但无论如何,想通过限制程序员使用qq和msn来减少干扰,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想法应该是很不合时宜的。
Tags: ,
分页: 167/186 第一页 上页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下页 最后页 [ 显示模式: 摘要 | 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