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DNS服务到底是什么
[ 2014/01/30 11:22 | by selboo ]
在2014年1月21日,国内出现的大面积DNS解析错误,伴随着相关的新闻,一些公共的DNS服务被提及。在我们使用电信或者其他运营商网络时会自动的给你分配DNS,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的运营商基本上都是毫无节操的,在给域名解析时常会进行DNS污染,常见的比如弹出相关的广告或者当然输错网址时弹出一个网址导航的页面等。
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可以通过修改电脑本地的DNS服务器来防止被运营商DNS污染。目前广为人知的公共DNS服务为谷歌 Google Public DNS:
8.8.8.8
8.8.4.4
由于谷歌的服务器都在境外,虽然稳定和安全,但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常有丢包的现象。除了谷歌以外,目前风头正足的就是114DNS了,其总共三种模式的DNS解析:
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可以通过修改电脑本地的DNS服务器来防止被运营商DNS污染。目前广为人知的公共DNS服务为谷歌 Google Public DNS:
8.8.8.8
8.8.4.4
由于谷歌的服务器都在境外,虽然稳定和安全,但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常有丢包的现象。除了谷歌以外,目前风头正足的就是114DNS了,其总共三种模式的DNS解析:
Linux服务器一些简单优化
[ 2009/02/10 20:27 | by selboo ]
1,关闭不需要的服务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的,凡是我们的系统不需要的服务,一概关闭,
这样一个好处是减少内存和CPU时间的占用,另一个好处相对可以提高安全性
那么哪些服务是肯定要保留的呢?
在linux机器上通常有四项服务是必须保留的
iptables
linux下强大的防火墙,只要机器需要连到网上,哪里离得开它
network
linux机器的网络,如果不上网可以关闭,只要上网当然要打开它
sshd
这是openssh server,如果你的机器不是本地操作,而是托管到IDC机房,
那么访问机器时需要通过这个sshd服务进行
syslog
这是linux系统的日志系统,必须要有,
否则机器出现问题时会找不到原因
除了这四项必需的服务之外,其他的服务需要保留哪些呢?
这时就可以根据系统的用途而定,比如:数据库服务器,就需要启用mysqld(或oracle)web服务器,就需要启用apache
2,关闭不需要的tty
请编辑你的/etc/inittab
找到如下一段: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这段命令使init为你打开了6个控制台,分别可以用alt+f1到alt+f6进行访问此6个控制台默认都驻留在内存中,事实上没有必要使用这么多的你用ps auxf这个命令可以看到,是六个进程
root 3004 0.0 0.0 1892 412 tty1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1
root 3037 0.0 0.0 2492 412 tty2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2
root 3038 0.0 0.0 2308 412 tty3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3
root 3051 0.0 0.0 1812 412 tty4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4
root 3056 0.0 0.0 2116 412 tty5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5
root 3117 0.0 0.0 2396 412 tty6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6
如何关闭这些进程?通常我们保留前2个控制台就可以了,把后面4个用#注释掉就可以了
然后无需重启机器,只需要执行 init q 这个命令即可
init q
q作为参数的含义:重新执行/etc/inittab中的命令
3,如何关闭ipv6?
ipv6目前我们还不需要,但系统安装完成后它会作为模块常驻核心,没有必要,
可以用这个步骤来关闭它:
首先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
NETWORKING_IPV6=yes
为
NETWORKING_IPV6=no
然后关闭其模块:vi /etc/modprobe.conf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两行
alias net-pf-10 off
alias ipv6 off
修改完成后需重启机器使之生效
4,如何关闭atime?
一个linux文件默认有3个时间:
atime:对此文件的访问时间
ctime:此文件inode发生变化的时间
mtime:此文件的修改时间
如果有多个小文件时通常没有必要记录文件的访问时间, 这样可以减少磁盘的io,比如web服务器的页面上有多个小图片
如何进行设置呢?
修改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vi /etc/fstab
在包含大量小文件的分区中使用noatime,nodiratime两项
例如:
/dev/md5 /data/pics1 ext3 noatime,nodiratime 0 0
这样文件被访问时就不会再产生写磁盘的io
5,一定要让你的服务器运行在level 3上
做法:
vi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让服务器运行X是没有必要的
6,优化sshd
X11Forwarding no //不进行x图形的转发
UseDNS no //不对IP地址做反向的解析
7,优化shell
修改命令history记录
# vi /etc/profile
找到 HISTSIZE=1000 改为 HISTSIZE=100
然后 source /etc/profile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的,凡是我们的系统不需要的服务,一概关闭,
这样一个好处是减少内存和CPU时间的占用,另一个好处相对可以提高安全性
那么哪些服务是肯定要保留的呢?
在linux机器上通常有四项服务是必须保留的
iptables
linux下强大的防火墙,只要机器需要连到网上,哪里离得开它
network
linux机器的网络,如果不上网可以关闭,只要上网当然要打开它
sshd
这是openssh server,如果你的机器不是本地操作,而是托管到IDC机房,
那么访问机器时需要通过这个sshd服务进行
syslog
这是linux系统的日志系统,必须要有,
否则机器出现问题时会找不到原因
除了这四项必需的服务之外,其他的服务需要保留哪些呢?
这时就可以根据系统的用途而定,比如:数据库服务器,就需要启用mysqld(或oracle)web服务器,就需要启用apache
2,关闭不需要的tty
请编辑你的/etc/inittab
找到如下一段: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这段命令使init为你打开了6个控制台,分别可以用alt+f1到alt+f6进行访问此6个控制台默认都驻留在内存中,事实上没有必要使用这么多的你用ps auxf这个命令可以看到,是六个进程
root 3004 0.0 0.0 1892 412 tty1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1
root 3037 0.0 0.0 2492 412 tty2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2
root 3038 0.0 0.0 2308 412 tty3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3
root 3051 0.0 0.0 1812 412 tty4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4
root 3056 0.0 0.0 2116 412 tty5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5
root 3117 0.0 0.0 2396 412 tty6 Ss+ Jun29 0:00 /sbin/mingetty tty6
如何关闭这些进程?通常我们保留前2个控制台就可以了,把后面4个用#注释掉就可以了
然后无需重启机器,只需要执行 init q 这个命令即可
init q
q作为参数的含义:重新执行/etc/inittab中的命令
3,如何关闭ipv6?
ipv6目前我们还不需要,但系统安装完成后它会作为模块常驻核心,没有必要,
可以用这个步骤来关闭它:
首先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
NETWORKING_IPV6=yes
为
NETWORKING_IPV6=no
然后关闭其模块:vi /etc/modprobe.conf
在文件中添加以下两行
alias net-pf-10 off
alias ipv6 off
修改完成后需重启机器使之生效
4,如何关闭atime?
一个linux文件默认有3个时间:
atime:对此文件的访问时间
ctime:此文件inode发生变化的时间
mtime:此文件的修改时间
如果有多个小文件时通常没有必要记录文件的访问时间, 这样可以减少磁盘的io,比如web服务器的页面上有多个小图片
如何进行设置呢?
修改文件系统的配置文件:vi /etc/fstab
在包含大量小文件的分区中使用noatime,nodiratime两项
例如:
/dev/md5 /data/pics1 ext3 noatime,nodiratime 0 0
这样文件被访问时就不会再产生写磁盘的io
5,一定要让你的服务器运行在level 3上
做法:
vi /etc/inittab
id:3:initdefault:
让服务器运行X是没有必要的
6,优化sshd
X11Forwarding no //不进行x图形的转发
UseDNS no //不对IP地址做反向的解析
7,优化shell
修改命令history记录
# vi /etc/profile
找到 HISTSIZE=1000 改为 HISTSIZE=100
然后 source /etc/profile
刀片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的选择
[ 2008/09/01 10:38 | by selboo ]
近两年,在服务器领域炒作最火的莫过于刀片服务器了,似乎它可以替代一切其他的服务器架构。但笔者认为,大家千万别给各种广告宣传所误导。刀片服务器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具有绝对的优势。现在大家通常喜欢把刀片服务器与密度接的机架式服务器进行比较,本节就要介绍这两者在选择方面的一些经验。
在刀片式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的比较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产品的投资成本、性能配置、扩展能力、能耗、维护与管理等方面。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进行比较。这个实例就是IBM的HS21和HS21 XM两款刀片服务器,以及配置相当的x3550、x3650机架式服务器。
HS21和HS21 XM两款刀片均以IBM Blade Center H(BC-H)为机箱。BC-H机箱由一个10GB以太交换机、一个1GB以太交换机和四个电源供电系统组成。XM系列刀片配的是一对2.33GHz的Intel四核处理器,而HS21的一对四核CPU的频率则为2.0GHz;XM的内存为16GB DDR2,而HS21只有8GB。
以上配置与IBM x3550机架式服务器差别不大,只是主频提高了些,为2.66GHz。而IBM x3650是2U双路四核机架式服务器,处理器主频最高为3.0GHz。
1,投资成本比较
大家都知道,刀片服务器的价格不菲,再谈谈大家最为关注的投资总成本。首先看单台机的比较(价格来源于IBM网上的报价,均为标准配置)。标准HS21刀片服务器售价为$7,100,而HS21 XM版刀片服务器售价为$9,800,两者的区别在于CPU的频率、内存的大小,还有XM上的RAID 0/1配置。而用来安装刀片的BC-H机箱则高达$17,000。机架服务器x3550的报价为$7,900,相应的x3650的报价为$9,300。经过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刀片服务器的机箱价格原因,导致了单刀片时的刀片服务器价格($7,100+$17,000=$24,000,或者$9,800+$17,000=$26,800)比单机架式服务器的价格($7,900,或者$9,300)要贵许多。试想一下,如果HS21或者HS21 XM刀片服务器中安装了2个刀片,则刀片服务器价格为:$7,100*2+$17,000=$31,000,或者$9,800*2+$17,000=$36,600,而两台x3550、x3650机架式服务器的价格分别为:$7,900*2=$15.800,或者$9,300*2=$18.600。这样一来,刀片服务器的总体成本仍比机架式的要贵。但这并不能就说刀片服务器价格都比机架式服务器的要贵,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就单个“刀片”而言,它的确要比单台机架式服务器便宜,只是所用的刀片机箱拖累了整个成本。只要有适当的“刀片”规模,刀片服务器的最终总体成本肯定会小于多台机架式服务器的总体成本低的。而且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到多台机架式服务器连接所需的交换机价格。如在刀版机箱中安装了14块“刀片”的情况下,安装HS21“刀片”时的总成本为:$7,100*14+$17,000=$116,400;如果安装的是HS21 XM“刀片”,则总成本是:$9,800*14+$17,000=$154,200。而14台x3550的总成本为:$7,900*14=$110,600;14台x3650的总成本为:$9,300*14=$130,200。注意最终的总成本还要计算一台24口的1G光纤以太网交换机成本,约$12,500。则以上两种采用机枷式服务器方案的总成本就分别变为:$123,100和$142,700。对比一下上面的两种刀片服务器方案总成本上升就可以知道,14块HS21“刀片”的刀片服务器总成本要比两种14台机架式服务器方案都便宜。采用14块HS21 刀片服务器总成本与贵的那种14台机x3650架式服务器方案总成本相当。
2,运行性能比较
经一些专业的测试机构测试表明,以LMBench3对服务器进行其中一项最苛刻的测试——processor fork+execve(主要测试数据在I/O和内存间的传送速度),H21和H.21 XM刀片服务器的测试结果为289.9微秒,而x.3550机架服务器则为173.2微秒,速度上提高了40%(时间越长,速度越低)。这是由于在H.21和H.21 XM刀片服务器是所配置的是RAID1,而在机架式的x.3550和x.3650服务器上配置的是RAID5。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构显示,这几款服务器的性能均不相上下,因为这些服务器的单元配置都基本上一样,都采用了两个四核Intel处理器,在主频上测试时也选择了差不多的配置。这样一来,在性能上,刀片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没有太多区别,主要区别仅体现在由磁盘阵列影响的数据存取能力上。
3,扩展能力比较
在扩展能力上,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是单台服务器的比较,另一方面就是服务器群集扩展的比较。刀片服务器中的单台服务器就是各个“刀片”。在这些“刀片”中由于它们的高密度决定了他们的扩展能力非常有限。这既是刀片服务器的优点,同时也是必然的缺点。一般的“刀片”只配备了两块硬盘,最多只配置RAID 1镜像,或者RAID 0无冗余性能硬盘阵列,这就意味着硬盘容量不能超过刀片厂商规定的最大容量,也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服务器磁盘读写性能。这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刀片服务器的processor fork+execve测试结果远不如机架式服务器的原因了。除非服务器安装和配置了iSCSI,、光纤通道或其它SAN连接,否则“刀片”很难在磁盘容量和读写性能方面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 与刀片服务器中的“刀片”不同,机架式服务器的扩展空间要大许多,这、样也就可以配置更多的组件。如2U的x3650机架式服务器内置了RAID 5,配有四个硬盘:三个组成RAID,一个做为热后备硬盘。有的厂商甚至给1U的机架式服务器内安置了等同于2U的存储容量设备。除了磁盘方面的扩展能力外,在内存、I/O扩展槽方面,存在同样的现象,那就是刀片服务器的“刀片”扩展能力不如机架式服务器。 另外,刀片服务器还有另一个潜在缺点,就是它的专有性。如果你选择一个厂商的刀片服务器,那就意味着服务项目、部件更新都要听从于该厂商,而无法使用其它厂商的服务和组件。而且,一般情况下,未来更新、更快的CPU还是会首先采用在机架服务器上在扩展能力的群集方面,刀片服务器具有先天优势,只需要把各个“刀片”插入到刀片机箱中,利用自身的群集管理软件就可以很轻松地配置刀片服务器群。而机架式服务器要组建集群就没那么容易了,它必须另外购买群集管理软件,而且网络连接、配置更复杂。
4,能耗方面的比较
相比于性能,服务器运行的最大成本——能耗费用常常被忽视。由于机架式服务器上安装的部件更多,而且现在的刀片服务器已有专门为其优化的处理器选择,所以总体上来说,刀片服务器的能耗要远比机架式服务器的低。据一些测试机构测试表明,相同配置的刀片服务器群与机架式服务器集群,能耗要低近20%。这对于只有少数几台服务器的小公司来说,没什么太大差别,但如果一个公司中有几十、上百台这样的服务器,这个效益就非常明显增加了。
5,管理方面的比较
在一些大公司中,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一般说来,刀片服务器的维护要比机架服务器来的便捷。首先,刀片的尺寸和重量便于处理。我们能在3秒钟内取出一片刀片,相比之下,拉出一个机架部件可能需要超过一分钟。而且,刀片服务器中的线缆数(包括电源线、双绞线或光纤电费)要远比同等规模的机架式服务器集群少,因为“刀片”之间共享了同一个带有电源、风扇、“刀片”交换底座,都是由刀片机箱提供。线缆的减少对于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提供了诸多方便。另外,像前面说的刀片服务器中的各刀片可以通过自带的群集管理软件进行统一管理,而机架式服务器要配置成服务器群集,需要另外购买群休管理软件,而且配置相对来说更复杂些。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刀片的技术在厂商间的相对封闭,刀片服务器无法做到像机架式服务器那样可以随时相互替换,缺乏灵活性。这给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可能经常会需要请服务商来支持了。这一点必须要充分意识到。鉴于以上各方面的比较结果,可以看出,刀片服务器与机架式服务器并没有哪个占有绝对优势,这也决定了不同企业用户有不同的选择。如果单从总体成本来考虑的话,对于只需少数几台服务器的中小型企业说,选择机架式服务器更加合适。况且在运算性能、扩展能力上,机架式服务器都更有保障,比较适合快速增长的中小型企业特点。如果是中型以上的企业,所需的服务器比较多,则选择刀片服务器更加合适。下方面管理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总体成本、能耗方面也能节省一大笔开支。刀版服务器的扩展能力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多“刀片”集群,SAN存储网络来弥补。而这些,对于中型以上企业来说又几乎是标准配置,可以说无需另外投资就能实现与机架式服务器集相当的性能。